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:“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,全面从严治教,带头守法遵规、提升宗教修为。”全面从严治教的提出,反映了一个基本问题:改革开放以来,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,佛教虽然在总体传承上健康平稳,但在新形势下,缺乏主动求变精神,一些问题日益凸显,佛教领域滋生蔓延的贪大求奢、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,败坏了教风,损害了宗教社会形象,侵蚀佛教健康传承的基础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发扬佛教优良传统,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,履行佛教界社会责任,本会向全省佛教界发出如下倡议:
一、倡导节俭惜福之道
佛经曰:“三衣一钵,粪扫衣百衲衣,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。”,“享福即消福,多结善缘,广种福田”是佛家进德之嘉言,因此,须节俭自律、乐善好施。近代印光法师、弘一法师都特别注重节俭惜福之道。弘一法师说“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。”印光法师则一粟一丝皆不浪费,见弟子中有浪费者以斥问“你有多大的福?”来教导弟子惜福。我们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佛教的优良传统,要将倡导惜福、厉行节约融入佛教解经、讲经、用经中,少欲知足,提升宗教修为,推进我省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。
二、践行少欲知足之心
佛经常说:多欲多烦恼,少欲少烦恼,知足能解脱。少欲知足应从节俭惜物做起。佛教团体、佛教院校、佛教活动场所要大力倡导少欲知足、节俭惜物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,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,落实完善崇俭戒奢的有效措施,营造崇尚节俭的环境氛围,最大限度避免浪费。佛教教职人员要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,效法高僧大德,心怀感恩,食存五观,身体力行,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,反对比阔气、讲排场,倡行勤俭朴素之风,涵养少欲知足之德,彰显佛教清净庄严形象。
三、反对贪大求奢之行
近年来,部分佛教活动场所一味追求豪华、比阔气,损害了佛教的社会形象。佛教活动场所是佛教徒修行活动的地方,佛教建筑要体现清净庄严、简洁大方,遵循实用、安全的原则,体现中国特色、信仰内涵。反对超出实用要求、贪大求奢,片面追求体量和面积的行为,要倡导简约、低碳,积极创建绿色环保的佛教活动场所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。
我们倡议,全省各佛教团体、佛教活动场所要充分运用自身举办的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、宣传栏等媒介,向广大信众传播崇俭戒奢、惜福惜物、少欲知足的精神,大力宣传节俭惜福、少欲知足对个人道德修养、家庭幸福、事业成功、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。佛教教职人员中要在讲经说法、服务信众中主动宣讲佛教节俭、知足、惜福的理念,讲述高僧大德惜福惜物的感人故事,以实际行动引领信教群众、影响社会大众养成惜福惜物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,助力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、少欲知足的良好风尚。
福建省佛教协会
2022年6月10日
(来源:福建省佛教协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