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
尽於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
——摘自《普贤行愿品》
我们赞叹一个人,可能因为他能力卓著,可能因为他道德高尚,可能因为他为人善良……总之,有过人之处才值得赞叹。
在佛经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:诸佛之间时常互相称扬赞叹。这个称扬赞叹不是走过场,你夸我了,我也夸一下你,而是深含密意:赞叹是一种行持,也就是修行的一个部分。
01、赞叹是一种行持,是修行的一个部分
我们称赞如来,是因为认识到如来的功德。如来具有圆满的智慧和慈悲,我们通过赞叹如来而忆念其功德,从而生起见贤思齐、高山仰止之心,当心完全融入这些功德时,凡夫心也将随之消融。时时赞叹并忆念佛陀的智慧和慈悲,并以此作为观修所缘境,还能帮助我们强化修行目标。所以,称赞如来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。
佛陀示现成佛,并非是向大众宣告自己成佛,而是告诉大众:我可以成佛,你们也都可以!这给无量众生以信心和鼓舞。佛陀示现,广宣法教,利乐有情,这种境界值得赞叹。佛陀度众的艰辛,只有佛与佛才能了知,于是在佛与佛的赞叹里,又多了一层体恤和关怀,体恤成佛的辛劳,关怀教化众生事业的进展。而我们赞叹诸佛菩萨,就是要学习诸佛菩萨勇猛精进,大雄大力,无畏慈悲的精神。
02、什么才是最好的赞叹
我们在对佛陀的赞叹中,经常会称扬赞叹佛陀的相貌圆满。赞叹佛陀三十二相,并且广说佛陀是如何获得这些圆满的,说佛陀在行菩萨道时的累劫修持和艰难跋涉。佛陀的优良品质大致包括:清净、平等、觉悟、自在、圆满、无上、通达、了知、万德万能。这都是共性的赞叹。
除了共性的赞叹外,还有一种个性的赞叹。比如说释迦牟尼佛的殊胜,他发愿于五浊恶世救度最苦最难的众生;他发愿自己成佛的时候,要把整个虚空法界里最恶浊最难救度的众生都招感到娑婆,由他来救度;他在行菩萨道时,在彼佛前发下五百大愿,这是他区别于其他诸佛的地方。
对阿弥陀佛来说,区别于其他诸佛的地方是:他开启了一个可以带业往生佛国净土的全新模式。这个模式是由阿弥陀佛发扬光大的,正是因为这个模式,把救度众生的门槛直接从证四果出轮回,降低到发愿念佛就可以,实在不可思议。
我们要学会去观察对方内在的美好,内在值得尊重赞叹的品质,最好的赞叹一定是对对方美好品质的发掘。每个众生都会有内心的闪光点,都会有自己的优良品质,只不过因为众生都不圆满,优良品质会夹杂在劣根之中。
03、对大众的赞叹需要把握分寸
佛陀赞叹地藏菩萨、赞叹观音菩萨、赞叹虚空藏菩萨、赞叹文殊普贤菩萨,这些大菩萨都八风不动,可以随便夸,佛陀也舍得口舌去赞叹,知道不会出错。我们对诸佛菩萨的称赞,怎么夸都不过分。对诸佛菩萨的称赞,是为了增加信心,是为一切大众做榜样,是为一切苦难众生做指引,是为一切六道众生做照明,这个赞叹是有功德的。可是,对大众而言,称赞就要注意把握分寸了。
在戒律中,出家僧人是不可随意夸奖在家居士的,并非在家居士的行持不值得赞叹,而是担心赞叹了怕在家居士起我慢心。南瞻部洲众生,脾气刚强,业力较重,傲慢心起,难以降服。只有真正等他荣辱不动,八风不摇的时候,才勉强受得住夸一夸,若没到这个状态,夸他和害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。
对世人的赞叹,一定要挖掘对方内在的品质,找到内在闪光点,以此去赞叹,不可过分,注意把握分寸。
一般来说,赞叹或是赞美,可以成为一种交流沟通的润滑剂,赞美的好,谈话的氛围会好。但是,虚假的赞美,有犯口业之嫌,所以要实事求是。你发现了对方的美好品质,夸两句没错,夸过分了,就有绮语之嫌。或许你夸他几句,他就忘乎所以,找不到北了,反而害了他。所以赞叹需要有智慧。
04、称赞也分清净与染污
称赞有两种,一是恰如其分地赞叹他人长处;一是以有所得之心谄曲奉承。前者是清净的,能令众生欢喜;后者是染污的,且会妨碍修行。以善心赞叹他人,不仅能带来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,更能使我们充分认识他人长处,从善如流。若能时时发现他人优点,会觉得世界充满阳光,因为我们看到、想到的都是好人。
赞叹他人,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克服我慢、我执和嫉妒。一个我慢或嫉妒心特别重的人,是不会称赞别人长处的。自古文人相轻,原因就在于自视甚高,故将所有好话留给自己而不愿赠予他人。更有甚者,总是拿着放大镜检查他人缺点,似乎所有人都不如自己,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,结果使内心充满嗔恨,终是害人害己。
05、佛法不赞叹没有智慧的“老实人”
佛教尽是讲智慧的,没有智慧的“老实人”,在佛教里不赞叹的。当然比那个狡猾的要好,但是并不赞叹没有智慧的“老实人”。
南传的佛经,经常会赞叹有智慧的人,能够应付事情的人。
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,碰到什么违难的事情,他很会用脑筋,很快就应付过去了。我们需要赞叹这些事和人。
学习佛经是要讲智慧的,要讲动脑筋的。那么这个脑筋要动呢,一个是磨练,多去思考问题,多去学一些难的。
但是也不要勉强。你学得头昏脑胀,血压升高了你还要钻,高血压怎么办?那不必,要适可而止。所以说脑筋要动,还要善巧,还要有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