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二月初八,是为佛陀出家纪念日,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这一天,佛陀放下世间最尊贵的身份,毅然踏上出家求道之路,一肩担起普度众生之重任。
佛陀出家原因
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,姓乔达摩,名悉达多。汉传佛教一般以农历二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。
释迦牟尼佛本是太子,然而王宫的生活却让他内心充满苦闷和矛盾。在几次民间游历过程中,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疾苦,特别是对任何人无法避免的“老”、“病”、“死”等问题触动非常之深。要远离老病死的苦恼,获得彻底自在,修行才是解脱之道。于是太子毅然舍弃拥有的一切,逃离宫门出家了。
协助太子出城的仆役车匿,心中万般不舍。释迦牟尼佛对车匿说:“人间的荣华,终抵不过无常,即便是国王也不得自在。我唯有成道,方能救度亲眷的老、病、死之苦。车匿!我若不成道,誓不回迦毗罗卫国!我若成道,必定回来教化大众!”
从此,释迦牟尼佛以云游之身,到处参学、修行,最终证得菩提,并于其后四十多年的时间内,为众生说法,从未间断。
佛陀出家目的
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曾向父亲净饭王提出:“如果现在父王能保证满足我的四个愿望,我可以考虑不去出家。第一、没有衰老的现象,第二、没有疾病的痛苦,第三、没有死亡的恐怖,第四、所有的东西不损不灭。”净饭王连连摇头道:“这四个愿望,谁也不能保证的。”
人世间的苦犹如病,只有知道疾病的根源,才能医治它。同理,我们只有知道人生病苦的原因,也就是生死流转的原因,才能找到断除人生病苦的方法。世间一切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,并不能帮助我们解脱人生诸苦,对于现代生活中的我们,常常忆念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求道,可以帮助我们放下烦恼,带来究竟的平安和安宁。
佛陀出家启示
出家是一种信仰,更是生命本质的追寻。释迦牟尼佛证道之后,彻底明了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,具有和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,因此慈悲设八万四千法门,引导众生依法修行,获得究竟解脱和自由。
距离释迦牟尼佛出家已2500多年,我们现在学佛,也应当明白佛陀当初的苦心,将信仰落实于生活,将修行落实于当下,将佛法融化于世间,将个人融化于大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