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大事年表 | 最近更新 | 站内搜索 | 新浪微博:@厦门市太平岩寺
电话:0592-2048015 传真:0592-8127339 邮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号:taipingyansi
佛教常识
 
我们不能只看果,更需认识因
来源: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:2018/6/16 8:29:46 阅读:1

  “因果”二字,人人会说;但是“因果”二字的意义,不见得人人能懂,甚至学者教授,也不容易明了。

  因为,凡人愚痴,只能认识“果”,不能认识“因”;正是所谓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。

  人,在制造种种恶“因”的时候,不知道严重;一旦“果”报来临了,才知道大事不妙,却是悔之晚矣!

  一般人在遭遇失败的时候,怨天尤人,恨你恨他;他不知道“以果推因”,必定是“因”地不正,才会遭致如此结“果”。例如,甲乙二人吵架,乙说:“甲骂我、打我。”我们一听,会认为打人、骂人的这个结“果”非常恶劣。如果就此处分,不去“推因究底”,可能就是愚痴。因为事实上,甲为什么要打乙、骂乙,可能是乙“因为”花天酒地、杀人放火,其“结果”甲打乙、骂乙,这不是很正常吗?

  社会上一般人看事,往往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例如,有的人责怪父母不慈的“结果”,但却不知道父母不慈是缘于儿女顽劣的“原因”;有的人责怪儿女不孝的“结果”,但就不知道“因为”父母失德,才会造成儿女的不孝。所以,凡事不去“推果寻因”,又何能知道事实的真相,又何能还给事实一个公平、公道呢?

  更有一些不明因果者,经常误解因果,例如素食诵经、慈悲行善的人,为什么遭遇不幸?公正的“因果”何在呢?殊不知你在银行里的欠债未还,不能因为你是好人,你行好事,你就可以不必偿还债务!

  相同的,有人作恶多端,杀盗淫妄,可是却享尽荣华富贵,因果何在呢?其实,他在银行里拥有存款,你不能因为他作恶,你就不准他使用当初的存款。所以,“因果”者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三世循环的关系。

 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结果时,就想到必然有人播种造因;当我们看到有人慈悲为善,就想到将来必然会有美好的结果。

  所以,愚痴的人对因果只是会说不会解;真正因果的内涵,实乃宇宙世间善恶好坏的定律啊!
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:太平岩寺.COM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闽(2022)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-1
电话:0592-2048015 邮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号:taipingyansi
Copyright 2010-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