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大事年表 | 最近更新 | 站内搜索 | 新浪微博:@厦门市太平岩寺
电话:0592-2048015 传真:0592-8127339 邮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号:taipingyansi
佛教常识
 
善护口言,切莫落在绮语之中
来源: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:2017/8/7 7:20:13 阅读:1

 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:恶口骂人、妄语欺骗、两舌离间、绮言有损。前三种口业过失,相状粗显易知,关于绮语今略作讨论:绮的本义是细绫,指有文彩的丝织品。古德解释绮语,是指邪曲、不正的言词,犹如绮色,虽外表华丽,而言之无物、无义无利,故名绮侧语,也称无义语。

  现引《成论·卷8·十不善道品》所言之绮语来参考,论云:“若非实语,义不正,故名为绮语。又虽是实语,以非时故,亦名绮语。又虽实而时,以随顺衰恼、无利益故,亦名绮语。又虽言实而时,亦有利益,以言无本末,义理不次,亦名绮语。又以痴等烦恼,散心故语,名为绮语。”

  现分开来看,

  第一句:“若非实语,义不正,故名为绮语。”

  此句是说,如果非真实的话,表义不正确,所以称为绮语。

  第二句:“又虽是实语,以非时故,亦名绮语。”

  此句又说,虽然是实语,但因为所说并非合宜之时的缘故,也名为绮语。

  第三句:“又虽实而时,以随顺衰恼、无利益故,亦名绮语。”

  此句又说,虽然是实语,而且说的也是合宜之时,但因为不了解机缘是否适宜,随顺衰减损恼之心、所说没有利益的缘故,也名为绮语。

  第四句:“又虽言实而时,亦有利益,以言无本末,义理不次,亦名绮语。”

  此句又说,虽然说的是实语,而且也在合宜之时、并且对机有利益,但因为所说之义没有根本和枝末,也就是沒有稽实,义理未能依次阐述,也名为绮语。

  第五句:“又以痴等烦恼,散心故语,名为绮语。”

  此句又说,或以贪嗔痴等烦恼心、散乱心而说,不是为利他之心而说,都名为绮语。
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:太平岩寺.COM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闽(2022)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-1
电话:0592-2048015 邮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号:taipingyansi
Copyright 2010-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