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平岩去城东二里许,在万石岩之东,中岩之上,旧为郑氏读书处。”
太平岩寺,位于万石植物园西山南麓,与鼓浪屿相对,隔海相望,风起云涌太平岩寺犹如挂在云雾飘渺之中。寺院林木环抱,泉水叮咚,风景清幽,飞檐雀瓦与丛林磊石相掩映,更显幽深静谧,侧峰数块状如大象朝拜的巨岩,又给寺院增添了神奇的魅力。
始建于明万历年间(1573-1620年),初为道教宫观,中祀玉皇大帝,旧称太平观。明末清初,郑成功据金、厦两岛抗清,常以太平岩为闲暇时读书之所。郑成功东渡,遂毁。清乾隆初年(1736—1745)年,南普陀寺住持如渊和尚募资复建,辟为莲花道场,佛宇禅房,左右数椽。于岩前大石上镌刻“极乐天”三字,改太平观为太平岩,并于偏殿保留道教奉祀玉皇大帝的“天坛”。嘉庆年间(1796—1820年)举人林云青倡修,但于清末年初,寺岩再度废圮。
20年代初,南普陀寺住持转逢和尚从星洲募资翻修扩建殿堂,后由转岸法师住持重修,抗战年间转岸法师出国,交由其女弟子瑞孟姑住持。抗战胜利后,转岸法师复从星洲募资重修。
1948年,菲律宾华僧性愿和尚捐资就太平岩创办“觉华女子佛学苑”由其弟子陈珍珍住持教务。1951年佛学苑迁址泉州,寺务交由宏稠姑住持,宏稠姑与妙清寺合资创办莲友棉纺厂,组织住寺女众自救自养。
1958年,寺院由解放军部队借住。1965年底,部队将撤时重修寺宇,由厦门佛教协会接管,并委派菜姑住持。1966年文革初期,菜姑被逐出寺院,寺岩受到严重破坏,一度废弃。1975年,寺院由园林局管理处收管,改为“茶人之家”对外经营,一直到2000年寺院恢复佛教活动场所为止。
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,经多方努力,几番协商,在市宗教局及佛教协会的协调下,于2000年8月正式恢复佛教活动场所,僧伽正式入住。同时,受厦门市佛教协会的委任,世澄法师组织本寺的重兴工作。 10多余年间,世澄法师奔波忙碌、筹措善款,殚精竭虑,积聚人力物力,得到各届人士及诸善信众护持,一处清净优雅的庄严道场应运而生。寺院建筑整体布局严谨,自外而进依次为天王殿、钟鼓楼、圆通宝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地藏殿、法堂、上客堂、放生池、露天观音广场、罗汉广场等。
为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佛法的智慧,在弘法事业方面上寺院做的多方面的工作。历年以来,水陆法会、万佛法会、三仟佛法会如法举行;同时,在寺院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,逐年间,佛七法会、禅修法会、青少年佛学夏令营、青少年心理学讲座等一系列的法会、公益活如期展开。为了令更多人对佛教正确的认识,与闽南佛学院紧密合作,举办了多届初级、中级青年佛学班,今后还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。
太平岩寺是当今厦门二十名景之一。太平石笑,古即厦门小八景之一;郑成功读书处,属市级二级保护文物;临蟾宫远可眺筼筜景色,探海云洞能赏泉飞流,不仅是文人雅士吟诗赏景的好地方,也是游客消暑度假的好去处,更是佛教四众弟子净化心灵,精进修学的精神家园。古刹庄严古朴、气宇不凡,具着佛教文化的肃穆和原始生态的灵性,岩寺一园一塔、一殿一佛、一山一水皆如有灵之物熠熠生辉,寺院与周边的景色自然融合,吸引十方礼佛香客之集,为如画的山水更添神秘色彩,盛世万事兴,政通人和、法缘殊胜,八方传佳音,太平岩寺佛光普照前程似锦,众心归一,将为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和利乐有情增添新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