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大事年表 | 最近更新 | 站内搜索 | 新浪微博:@厦门市太平岩寺
电话:0592-2048015 传真:0592-8127339 邮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号:taipingyansi
高僧传记
 
兰花一样的尼师
来源: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:2012/8/18 8:07:44 阅读:1

  原文摘自《正信》2010年春刊 作者:闫彬彬


  一袭长衫,淡定的眼神,印宗法师留给人的印象不只是优雅脱俗,更多的是干练和睿智。如果用一朵花朱形客这样一位尼师,只能是兰花。

  如兰花之韵,清新淡然,优雅高贵。现代社会的纷乱复杂不会让她的芳心受损,她依然独自芬芳。

  印宗法师这样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子,世俗的纷尘终不能牵绊她,也只有佛门如此清净之地才是她的归宿。

  唯一没有做错的事就是选择了出家

  印宗法师从小生活在佛教家庭里,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,姐姐也从小就入了佛门。但印宗法师入佛门并不单纯是受了家庭的影响,而是自己对佛理的参悟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,国家宗教政策刚刚落实,寺院逐步开始恢复,佛经的印刷品极少,流传的经书主要依靠手抄本。印宗法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,每次来武汉姐姐出家的寺院,师父们总会让她帮忙抄经,并教给她一些抄经的要领。印宗法师很清楚地记得她最早抄的是《中峰国师三时系念》,每次抄经的时候,她便觉得自己身心都变得安静,也就是在抄经中,她逐渐对佛理有了一些领悟。

  高中毕业以后,印宗法师开始工作,每个星期天她都去寺庙抄经,这样经历了半年,当她抄了三本《慈悲三昧水阡》之后,似乎乎明白了许多道理,找到了生命的归宿,便告诉寺院的老师父说想要出家,师父听了很开心。出家的姐姐知道后非常反对,怕她是一时冲动的选择,让她等三年后再做决定。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,她最终的选择还是做个出尘的尼师。

  印宗法师的出家,由于因缘际遇,选择的是武昌莲溪寺。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,是武汉佛教历史上四大丛林之一。它是一个女众丛林,武昌佛学院尼众部就设在这里。幽静的修行环境,浓厚的学习氛围,她为自己的选择而欣慰。在以后佛学院的课堂上,印宗法师经常这样说,“我这一生做错过许多事情,唯一没有做错的,就是选择了出家。”

  一个有志青年,终身选择出家,对于世俗的荣华毫无牵挂,然而只是母亲,永远牵动着她的心。

  母亲开始并不同意她出家,印宗法师不能理解。若干年后,她终于理解了一个做母亲的心。自从印宗法师出家以后,她在家住的屋子还是一样的摆设,她喜欢读的书籍、工作时的自行车以及她用过的衣物,母亲从不让任何人动,每次拿起她用过的东西总是暗自垂泪。

  父亲早逝,姻姐出家,母亲几乎把她当成自己唯一的寄托。有一天印宗法师终于懂得了母亲承受的痛苦。

  新加坡学习:心痛并感动

  1995,年印宗法师陪昌明法师到新加坡做佛教文化交流,第二年新加坡净宗学会开办的净土人才佛学院邀请中国僧尼留学,省佛协让印宗法师参加。对于好学的印宗法师来说,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而在她出国的前一天,母亲却与世长辞。

  印宗法师守了母亲一天一夜,做完法事后,怀着恋恋不舍的心,她坚强地忍痛离开了母亲。到了北京组团集合的那天,正好是1996年的国庆节,与京城的繁华和喜庆相比,印宗法师的心中却满是荒凉和心痛。

  在新加坡学习期间,由于母亲的过世,印宗法师每天都要早起一个小时,为母亲诵《地藏经》。就这样延续了一个多月,有一天终于被同学们发现了,告诉了学院的领导,大家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,都为她感到悲痛和感动。佛学院所在地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,知道这件事后,特意到佛学院找到印宗法师,在她母亲过去49天的忌日,在居士林的五楼大厅给她的母亲供奉了一尊牌位,做了超度法事。在异国他乡,却有着同样的佛教情操,享受到佛教的特殊温暖,这是印宗法师十分感动的。

  选择了出家,印宗法师觉得自己欠母亲的太多太多,但唯有在新加坡留学期间的这一件事,提起来的时候,她总是满含泪水,笑着对人家说:“母亲也算是不错,还跟着我出了一回国。”

  在新加坡学习,印宗法师非常勤奋,这对她以后个人修学和弘法教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  华科大学习:闪烁着睿智的光芒

  印宗法师认为佛学院的学习,让她对佛学典籍有深入的了解,而社会大学则为她打开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。2001年,印宗法师到华科大开始了她的研究生生活,她选修的是哲学系。与一股研究生不同的是,她的课程较多,三年才修完所有课程。上学期间印宗法师还是住在寺庙,佛协非常支持她们的学习,每天都有车接送她们上学,中午她们在华科大的信徒家里吃斋饭。佛协的支持,信徒的护持,成为印宗法师学习的增上缘,她更加努力地学习。

  研二的时候,印宗法师和同学们要修欧阳康老师的课,欧阳康老师是从武大过来的知名教授,大家都很期待。印宗法师说,欧阳康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,谦虚地说他对宗教还很陌生,希望同学们能先介绍一下各自的宗教。她们的班级有五大宗派,当大家介绍各自的教派教义、特点之后,印宗法师作为佛教的代表,来到讲台,她并没有讲佛教的教义,只是问了其他同学几个问题:“基督教的同学说‘上帝创造了人的生命,人死后还要接受上帝的审判’。那么,上帝的生命又是谁创造的呢?道教的同学说‘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’。那么,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”

  印宗法师的问话说完,整个教室一片默然。欧阳康老师则拿出录音笔,记下了印宗法师的精彩瞬间。

  印宗法师又饶有兴致地讲起了佛教的义理:“别的宗教把上帝、真主、道法等等当作生命的第一因。而佛教不主张有一个第一因,没有主宰人生命的东西,我们也不能主宰任何东西。因为在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没有‘第一因’。所以佛教才说,时间是无始无终的,空间是无量无边的。那么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?佛教认为所有的事物、宇宙人生都是因缘而生,缘生则生,缘灭则灭。如果一切都是被主宰我们的神灵安排好了的,是无法改变的,那么我们作善何为、作恶又何畏呢?佛教教义上的修行变得苍白无力,我们什么都不用做,只是等待神灵的恩赐好了。佛教教义讲的是一个因缘法和因果法,造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。而因果法又会使人们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,努力造好的因。这中间因果也是可以改变的,一个人的贫穷也好、富贵也罢,都可以通过后天的修因而改变。就像一个人很有福报,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地位,而他不再做善事,反而腐败,危害社会,那么他的功德就被破坏了,福报减损了,终究会堕落的。这就是佛教所说的‘恒转如瀑流’。”

  印宗法师的这一番话说完,华科大宗教班的教室里,每一位同学都投来赞许的目光,虽是不同的宗教,大家禁不住被她的睿智所折服。

  佛法的智慧:塑造了—个成功的管理者

  作为一个丛林寺院年轻的比丘尼住持,她用佛陀的智慧、朴实的品质,有条不紊地管理并影响着众多的尼师们。

  莲溪寺是武汉佛教寺院住众最多的寺院。印宗法师通过严谨的戒律清规宋规范大家的生活,以戒治寺、依法管人。早晚上殿过堂、半月布萨、冬天坐禅行香、夏季结夏安居,每个人的修行生活都有详细的记录,无故不参加的人都会有相应的惩罚。

  在接受尼众出家方面,印宗法师也设有严格的门槛,对其入佛门的动机、学历、家庭情况等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。凡是来莲溪寺出家的女青年,进来之后都有三年的考验期,在这三年中,第一年让她去做比较辛苦的工作,为的是磨砺心志,培养福报,一年之后剃头,再受两年的式叉尼戒,作为道前的基础,提升信仰。如果能接受这样的调教和考验,基本上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了。印宗法师说这样的出家人—般来说不会还俗,她住在莲溪寺二十多年,还没有一个还俗的比丘尼。

  印宗法师积极创造条件,尽可能让比丘尼接受更多的佛教教育。出家二十多年来,她协助慈学老法师,创办莲溪爱道培训班,恢复武昌佛学院,在佛法的讲席上,培养了一百多位毕业生。她很欣慰地说,现在莲溪寺已经有十多个大学生出家,凡在莲溪寺常住的比丘尼,都经过三年以上系统的佛学院教学生活的学习,有文化底蕴的出家人更容易理解佛经,文化是一个媒介,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佛经能得到更好的体悟。她经常鼓励尼众多读佛经,提升信仰,多学文化,提高素质。每个星期天华科大的张跃生老师会到寺庙来讲授古代汉语,帮助她们打好古文基础。

  佛教教学:出家生活中最快乐的事

  说起教学,还得从印宗法师在新加坡学习谈起。正是在那个时候,培养起了她教学的兴趣,并爱上了这个她一生所要奉献的事业。在新加坡学习期间,老师上课的模式是一种传统的佛教教育,每个星期老师只讲一天课,而她们班级有三十个同学,剩余的五天就由同学们轮班复讲,两个星期每位同学都要讲一次课。“复讲对我来说特别紧张,很害怕,但我也很喜欢,每次讲完后都有一种成就感。”印宗法师如是说。每位同学复讲结束之后,老师和其余的同学都会做评论,包括他讲席仪态的庄重,讲课内容的深度,甚至上台的规矩细节,语言表达的方式,普通话的标准程度,服装的整洁和威仪,这些都是大家点评考核的内容。尽管印宗法师每次复讲都会认真准备很久,但还是会紧张,而正是这样严格的学习模式,培养了她良好的教风和教学能力,为她今天弘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回国以后,印宗法师在佛学院的教学过程中,沿袭了这种教学模式,她自己先讲,再由学生复讲,最后讨论。她认为这样上课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参与教学,如果只是一味地由她讲解、学生被动地接受,可能很快就会忘记。学生准备复讲的过程,也是再一次学习的过程,也锻炼了她们的综合能力。

  印宗法师讲授的是《唯识》课,主要内容是“谈人心”,“人心可以改变一切。改变世界,不如改变内心。”她告诉学生,“我们不能总是哀怨生活的不公平,生活中会有痛苦,也有不如意,这是每一个人受业力的牵引而感得的果报,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它。而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学会面对,这个时候再看生活就会不一样。这也就像一朵花,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,你眼中的花是暗淡无光;而在你心情愉悦的时候,你欣赏到的是千姿百态。这朵花还是这朵花并没有变,而能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。”

  印宗法师的课大多排在上午。出家人每天凌晨三点多钟就要起床,往往上午上课容易瞌睡;印宗法师便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诙谐幽默,老师和同学也形成很好的互动。学生都很喜欢上印宗法师的课,寺院的尼师们和居士也都要求听她的课。印宗法师常跟学生们说,站在讲台上,分享佛陀的智慧,传达佛陀的法音,是她出家生活最快乐的事。

  她说,做一个出家人,陪伴着晨钟暮鼓,青灯古佛,用佛法的睿智,学会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。正视因果,积极生活,生活定会如你所愿,如同明早,太阳依旧会如时升起。

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:太平岩寺.COM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闽(2022)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-1
电话:0592-2048015 邮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号:taipingyansi
Copyright 2010-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.